近年来,随着国产医药装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,出口产值逐年增长,越来越多的海外设备采购商前往我国采购设备,不少国产医药装备因价格实惠、质量有保障,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肯定和青睐。但与进口的装备相比,国产医药装备在口碑方面一直无明显起色的现状,也引起了业内的深思与议论:国产医药装备行业距离“战斗力翻倍”究竟还有多远呢?如何才能让国产医药装备打响“中国制造”的名片?
药品属于特殊商品,直接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,但在我国医药行业中,每年发生的药品质量安全问题不断,引得人们担忧不已。作为药品生产的医药装备,在提升药品质量水平,提高药品安全性方面也责任重大。
当前我国医药行业支持创新药研发的政策不断出台,新药审批加快,研发环境向好。在4+7带量采购不断落地实施的背景下,医药格局生变,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,医药市场竞争激烈,药企过评速度加快,对新设备投产使用的时间也更紧张,需要更快的投产,以抢占市场。
纵观我国医药装备市场,过去国产医药装备质量参差不齐、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其中,产品以低水平重复生产、低价竞争为主,随着GMP认证的到来,国产医药装备行业进行了新一轮的洗牌,装备的质量水平有所提升,制造企业也由原来的*仿制逐渐过渡到仿制创新阶段,国产医药装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,新增的厂家数量不断增多。目前,国产制药装备的产品种类丰富,产品规格也基本涵盖了市场上的所有产品。但从行业整体水平来看,国产制药装备“大而不强”的局面令人堪忧,国产医药装备行业任重道远,需要从中、低端阶段朝着阶段迈进。
目前,已经有少数制药企业通过引入模块化自动化系统,结合自身的实际生产工艺,进一步标准化产品组合,助力企业更好的生产运行。但与德国相比,受限于标准、技术等因素,目前我国的医药装备的模块化运用还比较少,相关的模块设计也不够成熟,因此亟待优化,进一步提高我国医药装备的灵活性。
从医疗器械、设备网络化,到医院、药店管理信息化,再到医疗服务、健康管理个性化。可以明显看出,越来越多的相关企业都在利用自身优势试图加强数字化营销策略,以便能和用户更紧密的连接起来。